近期,耶魯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等美國頂尖大學宣布重新採納SAT考試成績作為學生申請的參考資料,結束了疫情期間實施的免考政策。這一轉變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背後的原因複雜多元,涉及教育公平、評估有效性以及申請壓力等多重因素。
疫情時代,許多美國大學採取了減輕學生壓力、增加申請多樣性的措施,其中包括取消對標準化考試如SAT和ACT考試成績的要求。這些措施在當時被視為對長期存在的教育不平等問題的直接回應,因為富裕家庭學生更有機會接受考試培訓,從而在標準化考試中取得更高分數。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大學發現完全取消標準化考試要求可能有不利於學術評估和多樣性目標的意外後果。例如,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發現,標準化考試成績與學生在大學的學術表現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此外,缺乏標準化考試成績作為參考,大學的招生委員會可能更傾向於選擇畢業於已知高質量教育背景學校的申請者,或者只能更佳關注其他的備查資料,例如進階選修課、課外活動、獨立發表作品,這表示來自資源豐富的高中或來自更加富裕家庭的學生將有著更多的優勢,這樣子反而加劇了教育不平等的問題。
再者,耶魯大學和其他學校重新採納標準化考試的決定其實也與入學申請案件數量激增有關。當考試成績不再是必需的情況下,這些名校收到了超過以往的申請案件數量,大幅增加了招生辦公室的工作壓力,也使得篩選申請者過程更加困難,因為缺乏一個客觀的評估標準來初步篩選申請者。
儘管許多頂尖大學陸續宣布重新採納SAT等標準化考試成績,但這些大學的招生委員也強調,考試成績只是申請評估過程中的一部分,並非唯一或決定性的因素。 這反映出一種試圖平衡公平性、多樣性與學術嚴謹性之間關係的努力。這一決定的背後,是對於大學如何最有效地評估和選擇學生的持續探索和調整。